上海市浦东新区亮秀路112号Y1座301室 19048215014 pensive@gmail.com

新闻动态

突尼斯援助车队成员:加沙在流血,世界不能再沉默

2025-06-18

在国际社会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关注持续升温之际,一支由突尼斯民间社会组织发起的 “坚韧车队” 正从北非启程,试图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。车队成员、突尼斯律师阿米尔・本・阿里(Amir Ben Ali)在接受采访时,以亲身经历和坚定立场,揭露了加沙人民的苦难,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。

一、加沙的人间炼狱:从新闻到现实的冲击

当被问及对加沙局势的看法时,阿米尔・本・阿里的声音充满悲愤:“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画面,那些被摧毁的医院、学校,那些在废墟中寻找亲人的孩子,都是真实的人间惨剧。” 他提到,车队出发前,他们曾与加沙当地的医疗工作者取得联系,得知加沙的医院因缺乏药品和电力,许多重伤患者只能在痛苦中等待死亡。“他们告诉我,有时不得不为了节省麻醉剂,在没有任何止痛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手术。” 这种非人的境遇,让阿米尔深刻感受到加沙人民正在经历的 “现代版种族灭绝”。

二、车队的使命:打破封锁,传递希望

作为车队的核心成员,阿米尔强调,“坚韧车队” 的目标不仅是运送物资,更是一场 “象征意义大于实际” 的政治行动。“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告诉加沙人民:他们并不孤单,全世界的正义之士都在与他们站在一起。” 车队携带的物资包括医疗设备、食品和婴儿用品,但阿米尔指出,这些物资在以色列的封锁下能否顺利进入加沙仍是未知数。“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,即使车队被拦截,我们也要在边境搭建临时医疗站,为那些冒险前来的巴勒斯坦民众提供帮助。”

三、国际社会的责任:从谴责到行动

谈到国际社会的反应,阿米尔批评道:“太多国家只是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,但没有采取实质性措施。” 他特别提到德国、法国等欧洲国家的立场转变,虽然这些国家开始批评以色列的行为,但阿米尔认为,“仅仅是口头谴责远远不够”。他呼吁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实施全面制裁,包括武器禁运和经济封锁,同时要求联合国设立 “禁飞区”,保护加沙平民免受空袭。“如果国际社会继续袖手旁观,加沙将成为第二个卢旺达。”

四、突尼斯的角色:民间力量推动政府行动

阿米尔透露,车队得到了突尼斯民间社会的广泛支持,包括工会、律师协会和医疗团体。“我们的政府虽然在外交上支持巴勒斯坦,但在实际行动上还不够。” 他希望通过这次车队行动,迫使突尼斯政府向埃及施压,允许车队通过埃及的拉法口岸进入加沙。“埃及作为阿拉伯国家,有责任为援助车队开辟通道,而不是配合以色列的封锁政策。”

五、未来的挑战:从边境到国际舆论场

面对以色列的军事威胁和埃及的边境管制,阿米尔表示,车队将 “以非暴力的方式抗争到底”。“我们准备在边境举行静坐示威,直到获得通行许可。” 他同时呼吁全球民众通过社交媒体关注加沙危机,“每一次分享和转发,都是对加沙人民的声援”。阿米尔相信,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,才能打破以色列的封锁,让加沙重见天日。

在采访的最后,阿米尔引用了巴勒斯坦诗人马哈茂德・达尔维什的诗句:“我们将在橄榄树下重逢,在自由的土地上。” 他说,这就是车队成员们坚持下去的信念。“加沙的苦难不会永远持续,正义终将到来。”

(注:文中阿米尔・本・阿里为虚构人物,言论综合自 “坚韧车队” 公开声明及突尼斯民间社会立场。)

突尼斯援助车队成员:加沙在流血,世界不能再沉默贝博艾弗森